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????读《江氏小山祖墓记》

  • 8866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2947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3/12/26 10:17:10
  • 来自:江西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开化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

读《江氏小山祖墓记》

《江氏小山祖墓记》为宋代程俱(号北山)撰,载清雍正7年(1729年)修之开化县誌卷七  艺文誌表七。

原文为:

开化县治开元乡,故常山县地也。县之北,有坵墟隱然,域以垣塹,族葬其中。望之松檟蔚然者,江氏之祖歲郳之墓也。

按江氏家譜,系出濟陽,統(78世)之八世孫,曰世源(85世),官信安,留家不去,實為信安人。又五世孫歲郳(90世,)等五,丧葬常山縣開化场之(萬)岁里小山村,其地四十亩,則此墓是也由。

由始葬及今一十六(嵗)世,子孫益繁屬益遠,又散處郊邑或仕或遊籍,合居其處,歲祭掃,上不遇四世面已。

小山墓地既廣,近族之人往往寓處其间,歲且久,因为己产稍斥卖之,又四域之外,耕者相接,歲攘日烕,莫之誰何。

大觀三年(宋徽宗1109年),乡豪汪氏遂又葬墓域中,縣又取其北西隅地搆丞舍會。諸孫之宦學者皆在裡中大骇、且惧。廼相興遡於縣未得直,乃出康定(1040—1041年)、皇祐(1049—1054年)二牒以為證。其一太常少卿钧任两淛轉運使日具墓地,俥宗子廼等主之,歲一補治垣墙,則宗司白宗長凡宗人其共事。其一尚書郎钺以鄰人之侵其地,也言於縣,縣按所侵地归之。俾宗人祐主之既出一牒,争者语塞,县即日徹丞舍,凡违法之契尽毀之。於是诸孙乃始周域其筑为墙垣,树松檟。

揭其汗曰:江氏皇祖之墓然不能四十亩矣。

余友仲嘉褒,既与其族父兄子弟事其事,他日一二。余且曰 :余惧来日之无穷也。事浸远而浸忘,则其不为,前日之戕(qiāng)败者几希,余将列其事於石揭之墓道,然非文不传也,莫如子能。

余曰古人以谓君子之泽不过五世,故先王制礼,必远近疏戚为之节。凡祖子孙上下,不能十世而服,则五等而已,恭先王所以教天下之中其制,不得不然也,先王之制则有节而人之恩性顧,豈有量哉。今以世观之,则虽近而已疏。自吾身推之,则虽远而益是。何也,且吾之生为子,子之孙为曾孙,曾孙之孙则已不能名矣。夫吾之委适数世耳,而遂至不知何人,豈非虽近而已疏乎。夫安得不悲。然今吾视听食息于是者,父母之遗体也。求生之所,自则由祖而上,百世可也。使人而无祖,则乃今安得视听食息。于是者哉,以是推之,豈非虽远而益思乎。夫安得不思恩,且悲则其掇不忘于心者豈有穷也。耶然则制,虽有远近疏戚,而恩性则又至于不能忘者,何可夺也。且江氏小山之祖至太常府君十三世(102世),至仲嘉又四世(106世)矣,而其族父兄子弟不忍其墓地之不保,而途人皆得以攘(攮)蹙(蹴)耡锄)刈也,相与出力而营之,以为庶几神灵之复安而后世所本也,豈非所谓中有不忘者故耶。今子于是,后之人过,是者戒敬,豈江氏之子孙,人孰不生且死也。

思所以奉祖先训,子孙保坟墓者,情均也。由是而思之,则虽已暴之骨,无名之坵,有不忍者易而戕之者矣,其为利顾不哉。然则余其敢爱荒陋之文,而以成子之善也。

大观四年(1110年)四月壬午        北源程俱记“

查网页得知:程俱(1078—1144),北宋官员、诗人。字致道,号北山,衢州开化人(今开化县长虹乡)。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。宣和三年(1121年)赐上舍出身。历官吴江主簿、太常少卿、秀州知府、中书舍人侍讲、提举江州太平观、徽猷阁待制。诗多五言古诗,风格清劲古淡,有《北山小集》。

“古今开化网”载,程俱为宣和二年(1120年)进士。

《墓记》开篇就说,《江氏族谱》载:始迁祖名江世源,为江统的八世孙。在信安做官,就留下来了,成为名符其实的信安江氏之祖了。信安,即今衢州市辖範围,包括开化县在内,谱中未载世源至竟达(岁郳之父)五代人葬何处。第六代人岁郳五丧葬常山县开化场小山村是该谱明载的。

查开化历史沿革,北宋乾德四年(966),吴越王钱俶分常山县西境的开源、崇化、金水、玉山、石门、龙山、云台七乡置开化场。据说“开化”一名由开源、崇化二乡名各取一字而得。太平兴国六年(981),升开化场为开化县,属衢州。只有966年至981年十五年期间才称开化场,因此该《江氏族谱》应是966年~981年间修辑的。

我支族谱载:90世岁郳公,任吏部尚书,葬衢州开化小山四仙下棋形,故有谚云:“先有江家墓,后有开化县“。后还有公俨(公岩)、若澄夫妇葬在小山。

《墓记》说:小山墓地,占地四十亩,松檟蔚然,域以垣塹。可见规模之宏观也。至程俱撰写《墓记》时(1110年),近四百年时间,已葬江氏十六代先人了。始葬五墓,续葬知多少!岁郳之十七世裔孙仲嘉等为保祖墓作出了极大努力。近j日笔者汇集各谱岁郳后裔,至96世便有八十九支。至106世达多少支!虽散處郊邑或仕或遊籍,但留居原藉葬祖墓者也决非小数。查“古今开化网”,江钧为咸平五年(1002年)进士,他与江钺都先后办理了墓地凭谍。为保护祖墓留下了法律依据。

九支元潭谱载《康熙四年小山墓地文案》:江曾福、江南伟、江心月等为保祖墓继续奋力。康熙四年为1665年,开化小山江氏至此时已存续近千年了。

我支族谱载:民国十六年丁卯(潮公三十八世江绍淮)由赣入淅道经衢州开化喜遇我祖原藉乃驻其地而详探其本源  族长隐清和霭可亲  以族人视余  并团集欢宴于其祠  亲亲之宣殊可景仰谒祖后出示族谱始知在隋唐之世本居汴之汝南  因唐征高丽苦累兵扰  故渡江徙淅开基于唐初迄今一千三百馀年矣  丁约三千馀口  其居闽粤汀赣者皆其支派耳  考查我祖  若澄公墓则以世远年湮竟迷其所  既无碑可按 又无地可探  即谱载四仙下棋形亦无其处  踏视祖山  只有骑形 凤形 马形等山  或骑棋之误乎  迨至骑山亦无可考  殊为怅然  但益国公墓屹然独耸于上源  查里公尽节止水乃在鄱阳  何藏珍于开化乎  岂衣冠冢耶  抑赐葬地耶  二者必居其一。

江绍淮伯考小山祖墓未果。却记载上源有万里墓屹然独耸,此墓地与小山有否关联?

江氏潭湖支近修“忠孝堂《江氏宗谱》历代源流”载:岁郳,生于唐高宗弘道癸未(683年),官吏部尚书,妣戴氏、但氏、熊氏。生子五:宏泰、宏志、宏义、宏汉、宏亮。公葬开化县宇之北小山,四仙下棋形。其时五丧葬其上,详见于下至今人云:未立开化县,先有江家墓。戴氏葬京山水堑。按开化当时属常山县境,其后至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始立开化县。开化小山五墓文革中已平,为今开化中学园地。读罢不禁令人伤感。

不管怎样,种种资料证明,开化江氏始迁之祖,至晚应定位为唐代初期的90世岁郳公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岁郳公的后裔们,不管你迁出多远,迁出多久,不管你是景房公后裔还是万里公后裔,千万不要忘了开化江氏始迁之祖岁郳公。回迁开化的宗亲们,更要珍重这段江氏辉煌的历史。留居开化的原住宗亲们更要发揚光大。

岁郳后裔祖溪敬书

2013.12.26.





分享到:  
QQ好友和群
 
QQ空间
 
腾讯微博
 
腾讯朋友
 
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