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唐代越国公古画像

唐代越国公古画像

关键词:越国公、苏庄镇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开化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kaihua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74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苏庄镇富产村汪氏家族至今珍藏有一幅祖画,画中人物为唐代显祖越国公,画为彩色,人物端庄慈祥,眉目传神,是民间保存不多的精品。据史料记载,此画是唐太宗下旨绘成的。欲知此画的来龙去脉,需先了解汪氏家族的变迁史。

    话说东周年间,姬家鲁成王府(约公元前590年间)灯火辉煌,宾客盈门,庆祝鲁成王喜得孙儿。小孩生得虎头虎脑,眉清目秀,大家都说将来必成大器。鲁成王宠爱有加,为孙子取名姬宝,望孙成龙。小姬宝数日后,不知何故,右手紧握不肯张开,终日啼哭,搅得父母日夜不安,父亲里宏忙邀请名医来府看病,大夫诊视后,并无病痛,掰开幼儿小手一看,见其掌心纹路组成了一个清晰的“汪”字,大为惊奇。此事惊动了鲁成王,他看后说;“难道他想姓汪?”姬宝似懂事样,马上止住啼哭,鲁成王心想,姬是皇姓,那有更改之理?说“姓不能改!”孙儿又哭闹起来,越哭越响,越啼越凶,鲁成王左右为难,心想定是上天注定,不能违背天意,违心地说:“让他姓汪吧!”从此以后,姬宝改姓汪,名汪植,成年后官拜鲁颖川侯,便是汪姓始祖。

    汪氏后分支到江南,龙骧将军汪文和始迁会稽,至四十四世裔孙名汪世华,为避唐太宗名讳,改叫汪华,他上有二个兄长,排行老三,自幼读书习武,长大后文武兼备,有一次,奉父命携带了3000两银子去外地做生意,在一凉亭休息,见一员大将带兵而至,将军到凉亭也下马休息,两人便互相交谈起来,知汪华去外地做生意,将军说是来筹集军饷的,两人越谈越亲热,有点相见恨晚之意,得知将军军费紧缺,汪华慷慨解囊,把这批银子献给将军,将军非常高兴,从凉亭上拿了一块瓦,一掰两半,给汪华半块,要他珍藏好,作为凭证,三年后再到凉亭相会。三年后,将军没有失约,果真又来到凉亭,汪华拿出半块瓦与将军藏的半块瓦一对相吻合,这位将军就是李渊。他偿还了银子,见汪华为人诚实,文武兼备,便请他出山,与自己一起带兵作战,争夺天下,汪华早有此意,便跟随唐高祖从征,东征西战,作战勇猛,战功显赫,成为李渊的爱将。唐朝建立后,武德四年(公元621),唐高祖命其掌管歙、宣、睦、杭、婺、饶六州军事,又任歙州刺史,官居一品,加封越国公。贞观二年,唐太宗授右卫府折冲都尉,历事两朝30余年,于贞观二十三年(约公元649)三月三日去世,享年64岁,’葬歙邑北七云岚桥。

唐太宗闻知汪华去世,非常痛惜,念其建唐有功,保唐有绩,即颁下一道诏书;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门下第一越国公汪华也,有声,官居一品,词翰如流,才兼文武,从征天下,有功,敕封忠列昭惠侯柱国土大夫。

    帝曰:为国而死,再封列昭忠广仁英圣王,即时委命礼部,彩画仪容三幅,一幅在朝,寡人如见左右,一幅付凌烟阁,一幅与汪华长子荣归。

    钦哉故敕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大唐贞观二十三年四月朔日卿序生良行

    唐太宗下诏书后,礼部召集画师绘制出越国公汪华彩画三幅,其中一幅交给越国公长子,汪氏家族视为至宝,代代相传。

    本邑汪氏子弟均是越国公七子汪爽的后裔,他是武则天的乘龙快婿,官岐山兵曹。传至五十六代裔孙汪道兴,镇守开化马金,道兴之孙汪记,敕授都指挥,镇守留隍埠,于五代后晋天福四年(公元939)汪记迁居云台(今苏庄镇)唐下。其子孙繁衍,后裔分居富产,漳田,蕉川,富楼等地,并建造了“三和堂”,将越国公彩画挂在中堂上,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三和堂倒塌,画像一直保存在富户村汪氏家族之中。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3675708537 传真: 邮箱:1050826818#qq.com
地址: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芹北路92-15号 邮编:324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开化主流网络工作室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