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辖区导航 > 开化县中心城区古老地名选

开化县中心城区古老地名选

关键词:开化地名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开化地名网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xuanywuguang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4631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开化县中心城区古老地名选

  开化县自建县以来,已有1028年。明正德七年(1512),始筑城池。县城历来作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生活中心,留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老地名,是展示开化历史、彰显开化人文的重要文化层面。根据现行城市规划,中心城区包括城关、工业园区和华埠镇区。现摘录部分城区古老地名,以飨读者。

  钟山    位于城北,一名覆釜山,因形状如钟得名。山上多白石英。西北讴歌岭,古设关隘。宋建炎间,道士王惟迪于南麓建颐真宫。清初戏曲家李渔曾寓居颐真宫,并题有“药晒钟山日,丹烧讴岭云”之句。

  花山    位于城中,又名卧佛山、玉屏山、酒务山等。宋皇祐间,僧清臣建灵山寺,宋赵抃、明解缙、金实留有诗文。寺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,现移建丁坑弄。清康熙十九年,知县吉祥于东麓建锡赉庵,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。北有五马岩,建有亭。民国三十五年(1946)建中山公园,1985年称玉屏公园。

  金钱山  位于城东,也称前山,相传金钱二道人于此炼丹得名。宋江天然建月波亭。宋朱熹、元蔚彦明、明方逢恩题有诗句。清末于北麓建涤尘书院。

  凤凰山  位于城东,因山如凤凰展翅得名。元方森建文塔于山嘴,故又称文塔山。“文塔凌霄”为县城八景之首。元举人鲁贞诗云:天低云有影,日午塔无阴,极目三秋望,登高万里心。塔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之时。

  蟠桃山  位于县城东北,因山上遍植桃树得名。岩壁峭立,山径萦纡,为近郊景山。

  石梯    位于钟山北麓。石壁削立,有道士叠石为梯,七十余级,山石之奇,不减西湖飞来峰。元蒋芸建有介园,明吴锡有游石梯诗。

  芹江    马金溪于县城段别称,北起龙潭,南至塔山潭。龙潭,古为名胜。金钱山麓古时设渡,深渡渔灯,也为县城古八景之一。跨溪曾设和平通济桥、起凤桥等,现改建大桥。

  古溪    位于城东,发源于金村乡宋村岭,至坝山底与梓坑水汇,流经金钱山麓,入金溪。建有双溪桥。

  桃溪    位于县城西北,发源于枫源岭,因古时沿岸植有桃花得名。春暧花开之时,桃花逐水漂流,景色十分优美,明礼部主事徐文沔有“桃溪亦醉乡”之句。

  西渠    又名汪边溪,源于讴歌岭,入城为西渠,绕县西,出南门,注入金溪。南宋时称西涧。高宗南渡,宋用振随迁开化,居西屏之前,西涧之上。明正德间,举人徐庆云作“西渠环带”,为县城八景之一。1959年为建城明池水电站,西渠改建为导水明渠,引龙潭水,向南延伸至电站平水池(南湖),全长3590米。沿渠建有龙潭公园、荷花广场、南湖广场等。

  万岁里 位于城北,据光绪开化志载:唐徐世勋佐太祖定天下,赐姓李,二弟世镇、世光不忍忘祖,同迁居常山县开原乡万岁里小山村。宋兴国六年(981)县治置万岁里,明知县夏升赋金钱山有“帝里风光无限好,此行何异陟蓬莱”之句。雍正志称永平里。

  梅岩巷  位于城北,因梅坞名,明崇祯志有记,史为徐、汪、程等姓居之。今称梅岩小区。

  坊前巷  东起解放街,西至花山,以应魁坊得名。应魁坊,明景泰元年(1450)为举人徐壁立。徐壁后官至福州教授,明崇祯志有载。建政后称应魁坊弄,1996年更新华弄。

  东泉巷  南起塘坑弄,向北延伸。因居旧县衙东北,以义泉名。明崇祯志有载。吾氏居之,现称吾家弄。印学大师吾丘衍出生于此,后随父迁居杭州生花坊。

  青墙巷  南起花山路,北至金钱门,因沿巷墙体青砖呈青灰色得名。崇祯志有载。清光绪志更名时家巷。现也称城墙弄。

  积魁巷  东起江滨北路,西至广场。始称聚魁。据崇祯志载,元刘文瑞设私塾,延名儒郑原善以教子弟。元至顺元年,郑原善、张宗元、程琚中进士,鲁贞中举人,时人称其塾为“聚魁”。崇祯志有载。现称积魁路。

  双井巷  位于城中,南起工人路,北至积魁路。以双泉名。1996年归并工人路。

  政义坊  西起解放街,东至江滨北路。原称采芹巷,以学宫名。宋政和间,知县李光迁学宫于县东。洪武七年,建按察司。明嘉靖十八年学宫毁于水后,更名政义坊。现称政义坊弄。建有“金溪某亭”。1938年2月中旬,陈毅将军率战地服务团自安徽休宁抵县城,与县政府商议新四军改编事宜,居政义坊。

  兴贤坊  西起解放街,东至城墙弄。据崇祯志载:张宗元,至顺初进士,初任青州守,官至秘书少监。至正间,部使者余阙行县,为张宗元立兴贤坊。建政后称兴贤坊弄。

  攀桂坊  位于城南。宋淳祐七年(1247)为进士许汝能、汪澄之立。后植有双桂。清乾隆间,戴氏捐建天香书院。民国初改建天香小学。

  月山坊  位于城南,以月山名。明季徐氏建有南峰书院。

  双溪桥  位于城东,因马金溪与古溪得名。宋·政和五年(1115),知县李光始建木桥。明·成化乙未(1475)改三墩石桥,嘉靖辛丑年(1561)改建为券顶拱桥,长25米,宽4.5米,高10米。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荷花塘  位于城中。原名放生池,位于西渠东面,历为信男善女放生之处,同时也为城中救火用水。因植有荷花,也称荷花塘,又因其形为方形,称方池。“方池映月”为县城八景之一。1960年被填,陆续建灯光球场、菜市场、商业大厦等。2001年改建荷花广场。

  通济桥  位于于马金溪上,原通济门外,以通济门得名,也称浮桥。宋绍兴丙子年(1156)知县喻仲远始建。明·洪熙间(1425),吾绅、宋玘、徐昱等重建,以舟为梁,金实有记。崇祯志称和平通济桥。延用至1977年,被芹江大桥代替。

  重楼弄  因重镇楼得名。因处县衙后,大街直冲,以楼镇之,上供三十六星像。咸丰年间毁,同治九年重建。

  金钱门  位于城北,属古城门,因对金钱山得名,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。开化城墙始建于明·正德七年,现存遗址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。

  塘村    位于园区,村因塘名,又称青山底或青阜,以青山名。夏氏始居。崇祯志有载。

  独山    位于园区,村因山名。据崇祯志载:独山,县南十里,山在溪浒。皇甫仙谶云“独山圆,出状元,独山漾,出宰相”。村中有双镜塘,亦称泉湖塘。《浙江名胜志》有载。

  华埠    古名华川,以马金溪在华埠段别称得名。华埠因商埠名。据明·弘治衢州府志载“华埠市、马金镇”。古时为浙西通住皖南、赣西北的重要水陆交通要道。至20世纪70年代,沿江仍有码头十一处之多。元代设有华埠公馆,为县之副署。崇祯开化县志始载“华埠镇”。在动荡时期,又是重要的军事重镇,多有军队出入华埠。

  孔埠    古名孔川,位于华埠镇北,地以溪名,亦因埠头称孔埠。属通衢要道,元至大间(1308-1311),孔埠刘同祖捐建巨济桥,后改设巨济官渡。自宋以来,设孔埠邮亭,也称双溪驿。元明鼎革之际,县治毁于战火,知县步从信曾以孔埠邮亭为县署。清顺治初,戴朝遴自华埠迁居,更孔步,“学追东鲁之踪”。其后裔戴敦元,清名臣,道光十一年任刑部尚书。

  东皋    因方位名,含现东岸、高山2地,与华埠老镇区隔溪相对。据《汪氏宗谱》载汪世德于北宋初自常山宋坂迁居。沿溪岸有炮台山、龙王庙。清初建有东皋书院。同治间,左宗棠曾率湘军在东岸、高山与太平军作战。

  玉川    位于华埠镇南,因水名,也因居常开边界,又称界首。宣和间,方腊起事,饥民啸聚,至玉川,乡绅张运岑具牛酒相饷,求得一方安宁。历代县志有载,称义举。

  乌岭    又名坞岭、黄泥岭、大坞岗,因山岭名。位于镇西。据《浙江名胜志》载:宋·元祐时(1086—1093),太常寺少卿江纬于黄泥岭下筑七虎堂,时江少齐、江朝宗、江少虞、程俱、李处权、汪藻、赵子昼等七人常聚会于此,时称文中七虎,又称七贤堂。明清时改建观音堂,现称华严禅院,列县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。1938年,于北麓建七·七抗战纪念亭。

  石阆山  又名石梁山,位于镇北,因山顶一巨石似梁得名。东麓有东岳庙,建于唐未,又称西山殿,清康熙五年重修,并立碑记。西麓池淮庄埠,乃明卫王府左长史金实故里,事见明史。

  橙山    位于华埠镇中部,现辟为公园。建有望春亭、风光亭。2003年5月,吕公良将军遗骨从杭州凤凰山麓移葬橙山,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明清时徽州人曾于南麓建停丧铺。

  前街    又称华埠街,位于华埠老镇区东部,沿江而建,现称兴华街。长1200米,宽4米,中间原用青石板铺装。街路两侧,店铺林立,并建有江西会馆(址万寿宫)、徽州会馆(址朱夫子庙)、福建会馆(址天妃宫)、严州会馆(址周王庙)等。整街1942年8月毁于日军战火,后重建。

  后街    位于华埠老镇区西部,沿大坞岗自北向南延伸,现称解放路。原由青石板铺装,沿街除商铺外还有华埠公署、武官衙门、天主教堂、兵营、巡检司等。吕公良将军出生于后街阳桥头。

  横街    位于华埠老镇区中部,贯前后街。长350米。两侧有商铺、茅灵公庙、关帝庙、社庙等。

  枫树底  位于华埠老镇区北面池淮溪口,因枫树得名。据《华埠镇志》载,南宋时筑堤坝,植枫林以护堤。清同治间县令徐铭立勒石行文,以保护尚存的有16株古枫,并倡导每年初春补植。现存2株。元戴勉之建临清楼,并于楼后建东西两湖。

  官埠头  位于华埠老镇区中部,建有“华镇官埠”牌坊,为古代官船停泊、官员迎送之所。

  盐埠头  位于华埠老镇区北部,因埠头临街一端建有七家盐仓得名。江西婺源、德兴、安徽休宁等地用盐均由这七家盐仓供应。

  油榨埠头  位于华埠老镇区北部,由成大油榨坊建,用以运送菜籽、茶籽和成品油。

  纸埠头  位于华埠镇老镇区南部,由纸行老板捐建。从桐村及江西玉山等地收购纸品,由该埠头外运。

  谢家弄  位于老镇区中部,清初谢姓自福建迁居得名。现称工商弄。1938年2—4月,新四军第一、二、三支队于华埠集结整编,时陈毅将军居现工商弄大香抛树底古屋。

  下界首青瓷窑址  位于华埠下界首村,系宋代青瓷窑址,属婺州窑系。发掘器物有韩瓶。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七七亭  位于华埠镇孔埠大桥南端山坡上。1938年7月7日,为纪念抗战一周年,由华埠各界捐建。列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。亭中立碑,碑正面有吕公良将军手书“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”。亭横匾“抗日救国”,左右金柱对联由时任省民政厅长阮毅成书,联文是“国耻恨重重拚焦土飞烟不辞一战;亭名思七七问银河洗甲更待何年”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辖区导航信息

电话:13675708537 传真: 邮箱:1050826818#qq.com
地址: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芹北路92-15号 邮编:324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开化主流网络工作室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