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圣潭沟轶事

圣潭沟轶事

关键词:圣潭沟,张湾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张湾圣潭沟旅游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kaihua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19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
    在认识圣潭沟之前,我只知道张湾有茹山,茹山又叫塘林,塘林有夏家、方家。而和这个村结缘的纽带,却是一件文物,一个古代的圣旨。于是,在我的心目中,夏家是有国宝的村子。

    当年走进这个村子,第一感觉就是走进了唐诗,那真是一个“白云生处有人家”的世外桃源。十年前,因得知夏家有一件国家文物——明代的圣旨,我们文化局的同志便前往察看。为了使文物得到妥善保护,我们多次做工作,才说服持宝人将圣旨捐献给国家。于是,这件明代圣旨便从那尘封已久的墙洞中,从那被岁月的风雨洗染的发着红光、亮铮铮的一节竹筒子里来到了国家的文物库。不过,时隔不久,夏家的子孙们把文物又要了回去。理由很简单,这是夏家儿女共同拥有的荣耀,夏氏传人要继续自己保存。于是,圣旨又回到了夏家。听说,每年的正月初四,当地的村民还要把圣旨安置于祠堂,并摆上猪头,点燃香火,隆重地祭奠一番。

    圣旨是明代嘉庆四年朝廷下给夏家祖上官宦名仕、明户部尚书、谥忠靖夏原吉公的,赐他为仕大夫。我们当然懂得夏家儿女的心思。对于一个家族来说,这是一个多么值得炫耀的人物哟!尤其又是在这么一个深山小村……今天,来到奇山妙水的圣潭,不免心生人杰地灵的感叹。

  二

    想着这些往事,迈着缓缓的脚步,我走过了鸳鸯潭,走过了鸿运池。鸳鸯潭畔,虽然不曾看见比翼的尤物,却真切感受到了那种摄人心魄的温馨。这山的幽,这水的清,这树的绿,这气息的温和、湿润。还有散落在潭边的、水里的彩石,呈现出红色的斑点,闪现着莹光一样的色泽,无不显露着梦幻般的柔情。而在鸿运池里,也是该去洗一洗手的,当然不是为了能像夏元吉一样走鸿运,只是想去感受一下古人遗落下来的那种充满祝福意韵的吉祥。回来后,我便写下了四句拙诗:临池不忘捧清泉,一洗尘泥胸臆宽。鸿运有无非吾意,心存净土坦亦然。

    说到心存净土,便想起了古代同宗的一位诗人汪日懋,他曾有诗题夏家的青山古刹。诗云:“逶逦云山簇,青山俨佛头。钟声林外彻,千载作神庥。”不过青山古刹的踪迹已无处寻得。我们在没有路的险石上攀爬,在没有桥的沟涧里跳跃。有同行者滑足于水中,摔跤于石上,令人虚惊连连,吁嘘不断,汗水沁出于额头,心海里却翻起了层层浪花。在夏氏家谱上,曾载有张国崇的一首长桥卧波诗:“路入云深处,前溪隔一桥,雨余辉彩色,日暮衬红绡。”这桥是指夏家、方家村口的桥吗?而这深深的圣潭沟里,却还没有桥。不知古时有桥否?或为农夫砍樵行走,或为闲客踏景通幽。当然,奇妙的山水对于久居深山的百姓来说,见多不奇,见久不迷。就是有过路、有过桥,也早已荒芜贻尽了。有幸的是,时至21世纪,有人以慧眼相中此山,在这里投资,修路筑栈道,架桥凿云梯,悉心描绘旅游休闲胜地之蓝图。

  三

    绕过状元路,踏过天蟹石,迎面崖壁上一道长蛇般的龙须瀑布扑面而来。在此,山谷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,便来到了享有盛名的圣潭。

    圣潭,又叫木龙潭。宗谱上有记:“本邑查柄坂系二十都上游,乃夏氏世民之梓里。与方鲁二姓,分二河道而夹居其双溪口下,叠岸迅湍奔流四石祭,即木龙圣潭。”说起木龙潭,宗谱上还有个生动有趣的故事。邻县婺源造三宝殿,有木工雕刻二龙,不点其睛。一僧人遂请木工点睛,木工方点一龙,不料顷刻间雷电破柱,木龙腾飞而至查柄坂,初在方鲁溪边,欲荡洗成胜迹。因木工追至遂向今石岩藏修,迄今数百余载,并屡显灵异,故而叫木龙潭。又因何缘故被称为圣潭?据村里人传闻,昔日,三衢大地旱灾如火,太守亲自至木龙潭祈霖。曾以描金盒橐设坛祭之,被龙扫入潭中,寻捞不得。后过扬子江时,忽遇风雷乍起,有龙爪捧一金盒橐还之。太守记得金盒的字号,乃是昔日沉潭之宝物。故拜疏奏闻,敕封圣潭。此后,徽饶衢三郡人民无不顶礼焚香,祈求圣潭庇佑赐福。有诗为证:“层崖峭壁列西东,隐隐潜龙在此中,但听泉声飞瀑泻,忽惊鳞甲动秋风。云吞雾吐忘机境,电闪雷轰造化功。何日点睛腾到此,潭深千尺是珠宫。”此乃夏氏传人夏礼题的一首回文诗。由此可见,圣潭之神奇古而有之。待今人开发后,发掘其文化底蕴,好好包装一番,真是个有游头、有玩处、有兴点的绝妙景区矣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3675708537 传真: 邮箱:1050826818#qq.com
地址: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芹北路92-15号 邮编:324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开化主流网络工作室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