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方豪传说

方豪传说

关键词:金村乡,方豪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方豪传说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kaihua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370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方豪传说

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组一行来到明朝名仕方豪的祖籍地-金村乡金路村,在一栋平房中,82岁的方荣西老人与笔者侃侃而谈。

方豪(1482—1530),字思道,号棠陵,开化人。明正德三年(1508)进士,又传闻说方豪曾高中状元,因貌丑,皇帝不喜欢,终不得状元及地。但其才华横溢,皇帝仍然是十分器重的,据说皇帝曾指派当时的刑部尚书在方豪母亲生日当天刻碑送其家中,现此碑仍然保存在方荣西老人家中。方豪也曾经代表皇帝到江西三清山拜佛,至此在近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,凡金村乡金路村年长的老人到三清山(有喻指皇帝到此一游的意思),当地旅游部门从不收费,以此显示对方豪的敬重。

明朝正德五年,方豪任昆山(今属江苏省)知县。当时昆山遭水灾,田园荒芜,老百姓食草根树皮。朝廷催逼欠赋,致使县民卖儿卖女。方豪冒死呈《乞蠲逋负疏》,历述百姓悲惨情状,朝廷派员查勘,减免田赋。正因其在昆山政绩卓然,深受百姓拥戴,若干年在皇帝的准许下“方氏祠堂”建造起来,此祠堂分上堂、下堂两部分,历代方氏家族德行较高的人的才有资格在里面立牌位,上堂卷棚,贡奉的是地位崇高、德高望重的前辈;下堂落阶,贡奉的是一般的老百姓,此祠堂当时在金华地区是规模较大的。改革开放之初,当时举国上下破旧立新,“方氏祠堂”被认为是搞封建迷信,村干部欲将其拆除,方荣西老人当时做为大队干部竭力劝阻,当时未被拆除。到了90时代,村里出于发展集体经济的需要最终还是将其拆除了,十分遗憾。

在方荣西老人家大门口,笔者发现一块长约0.5米,宽约0.2米,高约0.4米左右,棕褐色,上有罗圈纹路的石头。方荣西老人介绍这就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下马石,本来有上马石、下马石两块,解放前因为不被重视,另一块已经被别人用来造房做基石了。这块石头历史悠久,据说当时因为方豪敢于上书,救昆山百姓于水火,昆山百姓为表达感激之情,特从云南挑选此石运往方豪故乡金路村,置于村中一小道,名曰“京”路。此路是当地百姓为其修筑,皇帝居于北京,赐名“京”字为其所用。正因为有皇帝赐名,此路显得格外与众不同,坐轿者也必须下轿步行,骑马者经此路必下马,脚踩路旁下马石。后来“京”字改为“金”,“金路”村名便由此得来。

明朝正德十一年,方豪任沙河知县。十三年升刑部主事,谏阻明武宗南巡,跪阙下五日,受杖五十,罢官回家。嘉靖元年(1522),召回京师,复任刑部主事,升官加俸。奉命赴山东处理积案,夙兴夜寐,阅案卷,兴调查,酌刑罚,昭冤狱,数月积案尽清。嘉靖三年,任湖广佥事。四年,升福建提刑按察副使。六年,告老归养。

方豪四岁能联句,有神童之称。负才磊落,旷达不羁。寄情山水,赋诗抒怀,多片刻即成。明朝理学家王阳明甚器重,曾赠诗云:“方子岩廊器,兼负云霞姿,每逢泉石处,必刻棠陵诗。"生平著作甚多,有《棠陵集》、《断碑集》、《昆山集》、《养余录》、《见树窗稿》、《庭洞烟雨编》、《蓉溪书屋集》等l0余种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3675708537 传真: 邮箱:1050826818#qq.com
地址: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芹北路92-15号 邮编:324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开化主流网络工作室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